苍城镇新村村位于苍城镇北部,是水库移民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以集聚提升类典型村类型入选第二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起,新村村认真对照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标准,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全镇“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近年来,新村村先后获评“广东省卫生村”“广东名村”“江门市卫生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宜居水平 一是对村东公园、环鱼塘基、公共厕所进行全面升级,修建休闲公园、复古护栏、村西护栏,在村西重建规划兴建一条长200多米、宽4米的水泥硬底化水泥路等工程,使村面貌大为改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对马堂洞路面塌方段进行硬底化改造、加装护栏,建设长200米、有效连接村内农业孵化基地和鱼塘等“产业区”及外部道路的两条产业通道,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三是落实村内雨污管网建设,打通农村污水处理的“毛细血管”,解决雨天积水、污水肆溢难题,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优化人居环境 绘就美丽乡村 一是公开招标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负责村内环境的日常保洁,包括村面、公厕等日常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理等,有效提升村内人居环境长效管治。二是按照镇级“一村一图纸”、“一村一计划”工作目标,积极引导、发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及志愿者投身绿化行动,对村内“四旁”“五化”进行绿化美化;全年累计种树105棵,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绿化种植任务。三是常态化开展“四小园”管理维护,村“两委”干部带头,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见缝插绿、种植蔬果,组织志愿者对村内“四小园”进行杂草清理、维修健身器材,实现村内“开门见绿、推窗见景”。 实施“数字乡村” 推进基层治理 一是积极推行“数字乡村”积分制,制定《“数字乡村”积分制实施方案》和《积分管理评价细则》,把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到积分制细则中,实现村民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目前全村已有103户家庭加入积分制管理,覆盖率达86.6%。二是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宣讲、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围绕宜业宜居乡村建设主题,与村民共同商议、共同谋划,共享整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