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平市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赤坎古镇等文旅资源优势,着力构筑文旅人才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围绕引才聚才、育才储才、用才栖才等环节,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新创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近年来,开平市注重结合文旅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引才聚才方式,坚持“刚柔并济”引进海内外文旅人才。一是引导企业发挥引才主体作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对企业全职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给予3000元至1万元的安家费,近年来推动赤坎古镇项目成功引进旅游相关专业硕士6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3人。二是努力拓宽引才渠道。加强与高校联系,积极牵线搭桥,协助中山大学开平市文广旅体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引进1名博士后,开展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研究。2018年借助“江门市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成功引进旅游专业硕士1人,将其安排在赤坎古镇项目一线锻炼培养。2019年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两场“百名青年旅游人才开平行”活动,吸引200多名旅游专业学子参加。鼓励企业创新招聘形式,例如:支持赤坎旧埠公司以校园招聘为手段,成功举办两届“文旅创意营-赤坎碉楼行”体验式招聘夏令营,吸引近百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是鼓励探索“柔性引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支持用人单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聘请等方式集聚人才,例如:赤坎镇以项目合作方式推动开平市塔木方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落地,吸引3名博士加入该创业团队;聘请德克萨斯农业大学博士团队完成赤坎新区的城市设计优化工作,聘请北京大学博士团队完成赤坎新区内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工作。有关部门一同携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实施柔性引才“粤港澳大湾区实习就业计划”,招募了一批香港高校学子以实习方式参与赤坎古镇项目建设研究,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人才关注开平,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要素流动。
二、坚持项目和平台齐抓,扩大育才储才“蓄水池”。近年来,为培育一支高端引领、梯次成长、基础坚实的文旅人才队伍,开平市坚持项目和平台“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力实施省“扬帆计划”项目——开平市“十百千”旅游人才培养工程。一是积极打造“赤坎大讲堂”人才品牌活动,定期邀请文化、旅游等领域专家学者前来开平授课讲座,并由人才专项资金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目前“赤坎大讲堂”已累计举办74期,培训学员超过4000人次,已成为开平市内容最丰富、参与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文旅人才培训活动。二是建设开平市特色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对每个基地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资助,鼓励基地自主开展乡村特色旅游人才培养。三是开展优秀旅游人才合作项目、旅游人才培养扬帆示范单位、优秀旅游人才/团队评选活动,通过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并给予2-10万元经费资助或奖励,示范带动全市旅游人才培育。另一方面积极打造文旅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一是抓紧抓实博士后人才载体建设。推动建立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开平分中心,7月8日开平分中心在赤坎镇顺利揭牌成立,未来致力于打造成全市学术交流中心、产业研究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华侨文化应用研究中心,用智力支撑开平全域旅游、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加强中山大学开平市文广旅体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基地引进博士后,发挥载体实效。二是打造文旅人才创业孵化基地。指导塘口镇以青年文创小镇建设为契机,按照孵化基地要求完善硬件建设,推动开平市塘口青创基地成功认定为开平市第三个创业孵化基地,为各类青年文创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助力,基地6月份启动以来,目前已有首批7家企业进驻。三是打造“柔性引才”服务平台。依托赤坎古镇项目,积极探索建设开平市(赤坎)人才驿站,2019年开平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投入50万元支持人才驿站建设,计划年底启动运作。
三、发挥人才智力专长,构筑用才栖才“凤凰台”。近年来,开平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专长,注重感情留才,推动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文旅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一是建立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智库,借助“外脑”助推开平文旅产业发展。在2018年开平市招商引资引智大会上,聘请第一批50位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智库,其中文旅领域专家占三分之一。积极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定期高规格举办专家问策会,邀请文旅专家为开平文旅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并不断扩大专家智库队伍。二是打造“粤菜师傅”工程,助推开平创建世界名厨之乡。制定出台《开平市“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创新实施“粤菜师傅+旅游”模式,不断丰富粤菜师傅主题活动,推动“粤菜师傅”工程与创建世界名厨之乡深度融合,例如:举办“拜师世界名厨 品世界名厨盛宴 唱世界名厨之乡风采”主题活动、拍摄《开平市积极培养粤菜师傅 弘扬侨乡美食文化》专题宣传片、在塘口空间举办“开平粤菜师傅自然食材煮义交流论坛”等,不断提高“粤菜师傅”工程影响力,共商美食大计、弘扬特色菜肴。通过培育粤菜师傅人才,弘扬侨乡特色美食文化,助推开平文旅产业发展。三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打造用才留才的软环境。建立开平市领导“一对一”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将2名文旅领域高层次人才纳入联系对象,拓宽人才建言献策渠道。搭建文旅人才交流学习平台,打造“赤坎大讲台”学习交流活动,邀请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到赤坎古镇、塘口青年文创小镇考察交流。积极塑造文旅人才示范,推荐1名优秀文旅人才申报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项目。2019年协助10名文旅人才申请评定“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已成功获得通过,可享受江门市人才安居租房补贴。积极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对文旅产业6名全职硕士人才发放每月500元的特殊津贴,增强人才获得感。加大文旅人才和工作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文旅人才成长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