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博物馆 -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aidu
map

【展览推介】一纸情长——开平侨批(银信)专题展

1.jpg


一封封 一行行 一字字

遥寄家乡情

循着时光的轨迹

我们依然能跨越时空感受到

漂泊海外的游子们

爱国的拳拳之心

牵挂桑梓的殷殷之情

  

  为进一步传承和传播侨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华侨的家国情怀,凝聚侨心、侨力、侨智,贯彻落实中共江门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提出的“侨都赋能”工程,江门和开平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一纸情长——开平侨批(银信)专题展》。该展览充分展示了侨批(银信)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展现华侨华人坚忍不拔、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优秀品质。展览分为4个部分:华侨与银信、递送渠道、联系纽带、保护活化,共展出银信及实物113件(套)。其中,“联系纽带”部分展示了大量当年开平侨胞与家乡亲友互通的银信,按照银信内容分为“生活开支 置办大事”“维系亲情 传承家风”“传递信息 了解时势”“建设家园 圆梦故土”“兴办实业 造福桑梓”“支持革命 保家卫国”6个小部分。


2.jpg

· 展览信息


指导单位

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共开平市委组织部

中共开平市委宣传部

中共开平市委统战部

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开平市博物馆


协办单位


开平市档案馆

开平农商银行

开平市世界遗产管理中心


展览名称

一纸情长——开平侨批(银信)专题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11日—12月26日


展览地点

开平市博物馆首层2号展厅


展览赏析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近代海外华侨寄至国内的汇款凭证暨家书,是一种“汇款单”“信件”合一的邮传载体。2013年6月19日,以开平银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自此,开平市除了有“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外,又多了一份宝贵的世界记忆遗产。


01  华侨与银信

阿爸去金山,唔见有钱返,

全家望你望穿眼,日日望你早寄银。

这是一首流传在开平民间的歌谣,反映了侨眷寄望侨汇度日,望眼欲穿的情形。


  银信与侨乡、华侨相伴而生,有了华侨就产生了银信。华侨先辈为了养家糊口而远赴异国他乡,他们在海外从事最为艰巨的工作,还经常遭遇歧视、饱受辛酸,并且忍受着背井离乡、夫妻分居、骨肉分离的痛楚,缠绵不断的乡愁萦绕心间。他们节衣缩食,将辛苦得来的血汗钱积攒下来,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寄回家乡。家乡亲人的存在、血脉的延续是他们生存的动力;远隔重洋,也阻断不了他们对家乡及亲人的眷恋。


3.jpg


4.jpg

1920年方拔洲从美国寄给开平塘口方广仁的家书

信中讲到方广仁的胞弟因审错口供而未能上埠的事情


5.jpg

1950年方培焕从香港寄给祖母的家书

笔者在信中叙述了自己在香港补习英文以便将来往外国,同时表示已熟记口供纸,等待会见移民官。


02  递送渠道

  在手机和互联网出现之前,由于交通运输落后,我们经历过漫长的邮件“慢时代”。在海内外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平华侨从海外往家里汇款和写信,只能经由“水客”和一些民间侨批馆来递送。开平县的侨批业最早出现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赤坎埠利昌油糖铺首创接驳侨汇,找换金、银、外币、昃纸(外汇票据)。民国期间是开平县侨批业空前活跃的时期,专(兼)营侨批业务的水客、银号、金铺以及银行和邮政机构便在县内各墟陆续出现。


6.jpg


7.jpg

1919年方洲文从美国寄给开平塘口方广仁的银信

信封上写着:另补水29元,连水229元。29元是当时水客收取的费用。


8.jpg

民国塘口墟均义油糖铺转交的信件


9.jpg

民国方广仁从美国寄给女儿方瑶珍的银信

信中说道:“早月由均义付归之款2200元,料已照信办妥”“现值年关在即,兹由万国宝银行汇归港银150元”,以及说明金额分配。


03  联系纽带

  一封封银信,浸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深情,体现着他们对祖国和家庭的责任,寄托着他们对祖国和家乡变化的期盼。

10.jpg11.jpg


生活开支 置办大事

12.jpg

1921年谢维稳从香港寄给弟弟谢维德的家书

信中提到当时物价昂贵,以及“瑞彦”娶妻费用为1400多元


13.jpg

1926方润文从美国寄给母亲的银信

这封信首先交代自己在外一切平安,叫母亲不用牵挂。还讲到自己寄回的一千元以及分配方式,有家用的、也有娶亲之用的等。


14.jpg

1927年方润文从美国寄给儿子方荣仰的银信

信中讲到最近寄银回家的各项款额及使用。“现由电汇来银叁仟员料必收妥,现由广仰处付来银肆仟大员所以收用。”又提及寄回的金戒指、金耳环交由祖母应用。另有上月汇银叁佰元过南洋交振鹏夫人做船脚及收养儿子支用。


15.jpg

1930年方广仁寄给母亲的银信

信中说道:“前日付返该款一仟元,未知还妥米铺富彩之数否为念。兹由万国宝银行汇返均义赤纸港银2200元。见字所查收妥,乃还裕生昌富煜之数2000元。”


维系亲情 传承家风

16.jpg

1905年方守铭从美国寄给侄子方润文的家书 

笔者感叹自己离上次回家已有一年时间,问候家中大小情况,并叮嘱侄儿“汝见字即速回家一转,然后返来大埠求才亦未迟。”百善教为先,信中承载着海外游子对家中长辈的牵挂与孝敬。


17.jpg

民国方培焕从加拿大寄给洪家嫂和方桂美孙女的家书

笔者在信中向家乡亲人提到,如果田土工作过于劳苦,可以请人代劳。另从村中兄弟信中得知关氏祖母十分薄待梁氏祖母,当作牛马对待。希望洪家嫂好好侍奉老娘,以免令人耻笑。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


18.jpg

民国方培焕从香港寄给祖母的银信

笔者在信中讲到祖父对寄回的钱做了细致的分配,主要是作家用及过年费用,并提醒家人:钱是祖父在外非常辛苦得来,叮嘱家人节俭为要、和气生财。


19.jpg

1931年杨光裕从美国寄给外甥的家书

笔者得知在南洋的结拜兄弟去世后,其妻子在南洋银不够,不能回国,他念及旧日之情,向结拜兄弟的妻子献出援助之手,付上船费,好让她回国。


20.jpg

1931年心形情信

信中以琼妹妹来称呼对方,称收到对方寄来的照片后“狂了、痴了、癫了,当我收到你的相片的时候”;并让对方每个星期都给他寄一封信,可见男方对女方的一片深情!


传递信息 了解时势

21.jpg

1920年方涧文寄给侄子方广仁的家书

这封家书叙述了自己从广仰的信中得知家乡贼匪猖獗,不幸庙边中社富杰与兴仁里亚炳被劫,索要一万元才肯放人。叮嘱家人早归晚出,谨慎门户。


22.png

1922年宗康从美国芝加哥寄给叔叔钦明的家书

信中讲叙美洲华侨对北伐战争筹饷的事情,华侨救国之心责无旁贷,当时美洲各分部均成立筹饷局。各处学生也多方宣传及演白话剧,为助军饷。


23.jpg

民国谢圣炯从美国寄给女儿谢如桂的银信

信中提及存贮在香港维稳那里的5000元是作为赓华村整顿费用,并叮嘱家人:“要悭些,不彼前时世界也,现在美国华人无衣食者,不知几多是以唐山各屋料以及物业之平,因为金山无银寄之故耳。”


24.jpg

1940年方瑶珍寄给母亲吴桂兰的家书

笔者在信中提到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物价暴涨,虾米2905元,又说:一斤甜竹705元,一把雨伞10905元。


建设家园 圆梦故土

25.jpg

1926年方润文从美国寄给儿子方荣仰的家书

信中讲明寄回的1050多元和10000元是建楼之用,并提到楼高需要五层方能合用。


26.jpg

1926年广任从香港寄给弟弟荣仰的家书

信中细致地交代了买货的事情,包括门锁、螺丝、铁插、柚木板、线缆、元铁等


27.jpg

1931年寄给香港维稳和旅美圣泮等五兄弟的信件

这是立园家族用地分配的信件,信中讲到庚华村乐天堂用地面积为二石四斗三升三分七厘三,除乐天楼和开塘保留原用地外,对本范围内16地段进行悉心统筹分配,同时也考虑到避免土地浪费以及将来扩大需要,将各人和地段执票情况公开揭晓,并附上田亩形和屋地形图纸。


兴办实业 造福桑梓

28.jpg

民国博健学校建筑图案正面外观图

博健学校位于月山镇博健村委会。1906年农历正月廿四日“博民学校”正式开学,成为开平市第一所由华侨倡建的正规学制小学堂。1921年,更名为“博健学校”,名贤梁启超为名誉校长。


29.jpg

1934年广东开平合山筑桥会会员名册

合山铁桥横跨百合镇齐塘河带村与蚬冈镇横排村之间的锦江河岸。1930年,百合和蚬冈两地归侨、侨眷成立“广东开平合山筑桥会”,倡议募款建桥,以集股形式在美加等地发动捐款,每份5元,共32500份,筹集到16.25万元。1934年,建成通车。


支持革命 保家卫国

30.jpg

1919年纽约安良工商总会司徒美堂寄给张祝三的信件

信中提到司徒美堂从吴鼎新(吴在民)出游美国中得知,本邑人民受贼匪搅扰,饱受无穷之苦。他提出一定要筹及保卫团以清此匪风。他在美四处劝捐,将款项付回家乡以济军需。还提到要聚集各埠昆仲商议回祖国开办影画公司之事。


31.jpg

抗日战争时期寄给同学们的号召信

“我们的报国机会到来了”“现在的中国人要打定决心,负起时代的任务,日贼来一定要和他拼命,和他死过。”最后还说道:“大家是中国人,大家要负起中国人所要立即做的责任,以求最后胜利。”这封信是当时开平华侨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的一个缩影。


32.jpg

1951年方元亮寄给母亲的家书

笔者方元亮是一位热血青年,抗美援朝时期,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帝主义的痛恨,说道:“我们应该要实际行动去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现在中国已有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各地学生也纷纷起来参加军。本学为着要响应这号召,实行不收美国之音,不买美国货。”


保护活化

  一直以来,开平市都非常重视银信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侨批档案的抢救保护,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期间,通过扫描银信原件、归类整理、登记,对开平银信档案进行整理与数字化保护。2012—2013年,在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遗产点——马降龙村落群游客中心布置了《开平银信展》,供游客参观。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银信博物馆建设列入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来抓。

33.png

悬挂式银信造型场景

34.png

银信小游戏页面

35.jpg

开平侨史VR体验备受小朋友青睐


  一纸情长,倾诉家国情怀;一纸情长,渴望平安团圆。虽然侨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仍是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家乡、家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历史见证,是侨乡辉煌历史的述说者!

【展览推介】一纸情长——开平侨批(银信)专题展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