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介】百年商埠 华侨名镇——开平赤坎历史文化展
赤坎华侨古镇于日前试运营,
八方来游的游客可以看到
古色古香的百年骑楼,
重新“活起来”的文保建筑,
再现繁荣的侨乡商贸圩市场景,
……
在这一步一景、一砖一瓦背后,
蕴藏着深厚灿烂的侨乡历史文化,
来开平市博物馆,
深入了解这些历史文化吧!
开平市博物馆推出
《百年商埠 华侨名镇
——开平赤坎历史文化展》
《百年商埠 华侨名镇——开平赤坎历史文化展》将于1月17日上午10时开幕,展览时间从1月17日至5月12日。
展览主旨
为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和“聚侨引资”行动,进一步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以赤坎华侨古镇项目试运营为契机,开平市特举办《百年商埠 华侨名镇——开平赤坎历史文化展》,充分展示灿烂的赤坎历史文明,展现华侨文化魅力,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三百年开埠建墟,两家族竞耀争辉,一侨领彪炳史册。”赤坎华侨古镇依水而兴,因侨而盛。以长堤为核心,起“楼”建“市”,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海外侨胞的支持下,先后建起600多座骑楼,绵延3公里,传统宗族文化与近代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因此形成百业兴旺、商铺林立的繁华商埠,两大家族竞耀争辉。这里走出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革命烈士邓一飞、中国电影拓荒者关文清、南楼七烈士、革命摄影先驱沙飞等重要人物。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让我们一起追溯赤坎百年商埠的历史文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踔厉奋发开创新的美好未来。
赤坎华侨古镇,15万侨胞故里,
百年商贸繁荣,侨乡文化兴盛。
孕育了华侨文化、宗族文化、
红色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
多彩文化璨若星河,
现在跟着展览一起穿越过去
看看华侨名镇的百年风云!
本次展览共分为7大部分
从古至今,由物及人,
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和
简明扼要的文字、图片说明,
再现赤坎华侨古镇的
过去生活场景、爱国爱乡底色
历史文化、名人名家风采……
1
历史沿革
赤坎地区可考究的人居历史始于宋代。宋至明时期,赤坎地区属广州路(府)新会县,关氏和司徒氏两大宗族开基拓殖。清代,开平立县,赤坎地区属肇庆府,建墟、称埠。民国时期,赤坎称市,县内与长沙、水口三足鼎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度为开平县府驻地,后改镇至今。
本部分介绍了赤坎镇的行政隶属沿革、两大家族迁入、设墟开埠、双子竞合结构
此部分展品有赤坎出土的
亚洲象齿骨角牙亚化石、
唐宋时期的铜钱、瓷器等文物
2
崇文重教
自古以来,开平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立县之初,就开始营建学宫,设置县学。赤坎自清初建墟开埠以来,由于华侨众多,较早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开风气之先,广开民智,培育桃李满天下。
赤坎自古以来的“崇文重教”,
是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情怀
的外化表现,
此部分说的虽然是崇文重教传统
但内里是爱国爱乡底色
本部分介绍了赤坎历来的科举进士、书院学校、家族图书馆、侨刊
赤坎先后涌现了《光裕月报》《教伦月报》《小海月刊》《护龙月刊》《五堡月刊》《北炎通讯》等侨刊,密切了家乡和侨胞的联系,见证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情怀。
3
因侨而盛
赤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约15万人,带来了大量侨汇,众多华侨衣锦还乡,买地建楼,经商开铺。赤坎因此由一个繁忙的渡口变成了繁华的商镇,成为土洋货物经销枢纽。造就了赤坎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繁荣发展,商务跃居开平之首。
据统计,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赤坎墟镇属于归侨侨眷或以侨汇为主要资金的商店在全镇商店中的占比超60%,大多数公司都有侨资参股。
此部分介绍了骑楼建设、铺屋祖祠、商贸兴起、医馆林立、交通便利、碉楼屹立、宗教传入等内容
此部分展出了经典的“金山箱”,
还展出了大量外国货,
有婴儿床、玻璃奶瓶、电话机、
浴缸、马桶、等日常用品;
还有锯子、木工刨、圆规、
螺丝刀、磨刀机等谋生工具
……
说到“侨”
不得不提“银信”
展览展出一批珍贵“银信”
1919年,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寄给张祝三的信件,信中饱蘸家国情怀。
还可以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赤坎百业兴旺、商铺林立的盛况
开平首个商会、电影院、金银铺、
茶楼酒馆、私人诊所……
在这里,
能看到赤坎开平酒家的菜单
了解当时民国时期人们吃什么
供应炒饭、汽水、瓜子……菜品丰富
私人诊所的中西医医疗器械
能看到1979年的电影海报,
电影院里还经常放映外国电影
4
名人荟萃
赤坎镇人杰地灵,孕育出不少英才,名人辈出。他们曾在政界、商界、文艺界取得了杰出成就,在赤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走出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革命烈士邓一飞、中国电影拓荒者关文清、南楼七烈士、革命摄影先驱沙飞等重要人物。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爱国侨领、航空救国志士、参政议政华人。书画家、中国电影开拓者、革命摄影先驱、雕塑家、高等教育改革开拓者、爱国艺人、中国合唱事业开拓者。
这里有毛泽东主席给司徒美堂的一封信、
赤坎艺术名家书画作品、
……
5
红色热土
抗日战争初期,赤坎镇的图书馆、戏院、舞台、书店等成为抗日和进步宣传主阵地。在近现代史上,赤坎镇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旗帜和民族英雄,司徒美堂、司徒慧敏、沙飞、邓一飞、邓旭初……赤坎人民的革命事迹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理想信念和革命气节,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6
非遗民俗
繁华商埠,人间烟火气息浓厚,孕育了一批侨乡民俗文化,不少至今仍然受到人们喜爱,可谓韵通古今,老少咸宜。
本部分介绍了金声狮鼓、
司徒浩毛笔、开平民间杂技、
护龙村和大梧村舞火龙、
特色美食、服饰
7
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建设
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简称“赤坎华侨古镇”项目)是江门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努力打造成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建设在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计划投资66亿元,占地面积约120公顷,总建筑规模约75万平方米,规划打造文化街、作坊街、传统手信街、时尚购物街、欧美风情街、南洋风情街等,部分业态在试业期间对外开放,项目(一期)于2023年1月10日试运营,预期年带动旅客约700万人次。
去了赤坎华侨古镇,
还没时间深入了解?
那就来开平市博物馆“补课” 吧!
还没去赤坎华侨古镇?
那就先来做做“功课”吧!
来博物馆领略
华侨名镇背后的深厚文化吧!
来源:江门日报开平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