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广东省开平市水井镇有一种民歌叫水井民歌。以客家话传唱,属于客家民歌的一个分支。
数百年前,原居住在华夏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南迁来到现今开平市的水井镇一带居住下来,同时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他们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作与传唱,形成了今日的水井民歌。水井民歌属即兴创作口头传唱的山歌,以情歌为主,同时亦歌唱劳动和调笑自娱,歌词善用双关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比较广泛,影响也较大。
水井民歌的演唱场地不局限于舞台,在娶嫁或节日的时候,男女对唱情歌,热闹非凡;在山野劳作的时候,亦可放声高歌对唱山歌,充分体现水井客家人的热情,奔放的性格 。
水井民歌现在保留下来有文字记录的歌本采茶山歌,灯谜山歌,但由于受现代和海外文化潮流的冲击,能够演唱传统水井民歌的歌手日渐短缺,这项贯穿了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极待拯救。
分布区域
水井镇地处开平市东北部,南距三埠镇27公里,东、北与鹤山市接壤,南与月山镇、西与苍城镇、沙塘镇相邻。属山区丘陵地。镇人民政府驻水牛墟5个村委会。37条自然村,人口5106人。居海外华侨510人。港澳同胞1000人。全镇总面积31平方公里,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开平市水口至鹤山市宅梧公路自南向北横贯全镇。
水井民歌主要分布在开平市水井镇一带客家村镇。
历史渊源
水井民歌属客家山歌,以客家话传唱,车水马龙、源自中原地方,数百年前随着中原先民南迁岭南以及开发珠江三角洲,落户开平水井地区。通过口头传唱的形式,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基本内容
水井民歌句式一般是七字句,如有特殊情况如人名,地名则可以加衬字至八,九字一句。
水井民歌的内容以情歌为主,其次是歌织劳动,以及调笔娱乐。
水井民歌的传唱形式一般是男女对唱,或是娶亲的时候,或是在山野田间劳作时男女互相唱和。
如以歌抒情的歌词有:山歌养命饭养神。鲜鱼猪肉养精神;如男女青年以歌传情的歌词有:隔远看妹真系正,梳条毛辩心生靓;隔远瞟哥真系正,著条长裤沾脚,阿妹有饭吾顾吃,宁愿吃条番薯饱更更。
水井民歌歌还有一种对歌的情况:当男女双方在进行山歌对唱的时候,如果一方唱出歌后,若对方天歌回唱、第一方则会唱出一组山歌以刺激对方回唱。称之为半歌,共歌词如:有歌唱去无歌回,斩条芒竹“斗”(制造)棺材,“斗”好棺村十二格将你祖祖辈辈装进来。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水井民歌以清唱为主。现存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的水井民歌有月令山歌,采茶山歌,灯谜山歌收藏于水井镇文化站。
传承谱系
水井民歌有影响力的代表歌手是张小环女士,开平市水井镇水一村委会狮山村人、1955年,1月出生,是开平著名的民间艺人,曾多次演唱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