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广东省开平市三埠新昌永富路有一间经营狮、鼓生意百多年的老字号——“金声”,其狮、鼓制作属于南狮流派,是一门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
“金声”狮鼓店,于1888年开业,后代代相传,至今已经传了四代,一直是开平独一无二的狮鼓店。该店主要制作狮子、龙和鼓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
该店开业初期只是单一的狮、鼓作坊,如今发展成为做龙、狮、制鼓、售卖锣、钹等一套龙狮道具的综合店。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狮鼓生意最为兴旺的时候,狮鼓一直供不应求,老板胡沃镒也因此成为当时开平县的纳税大户。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狮鼓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减少,而且效益不高,1995年以来已经是微利经营,工人也从1995年以前的三、四十人减少到现在的七、八人,而且前景不容乐观。作为第三代传人的胡沃镒介绍说,狮鼓已经渐渐失去市场,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政府、公司和老百姓搞活动、办喜事,都不大兴舞狮了。作为第四代传人的胡俊健、吴东英夫妻俩,虽然他们是由于喜欢这门手艺而接过店子继续经营,但谈到狮鼓制作工艺下一代将由谁来继承,也感到很无奈。
金声制作的狮、鼓,流传百年,狮子制作精美, 颜色艳丽,款式新颖,狮鼓声音宏亮,质量过硬,形成品牌,艺冠五邑。产品过半出口,深受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台醒狮队的钟爱,其中对美国华人社团的销量最大。亚洲电视台、南方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门电视台均作过采访报道。2008年12月,该店为台山市台城城北幼儿园制作了一条龙到日本作交流演出,该龙因制作精美华丽,富有中国特色,被日本电视台、报纸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龙”。可见其制作技艺高超。舞狮鸣鼓为节日、庆典添姿生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布区域
三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毗邻港澳。位于开平市中部偏东,北纬22°22′至22°28′,东经112°35′至112°44′,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北距江门市46公里,东距广州110公里,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北与长沙区办事处接壤,西联赤坎镇,西南以台山市为屏障,东北相邻水口镇,地理位置优越。全区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13.8万。
三埠由长沙、新昌、获海三个埠鼎足构成,素有“小武汉”之称,是开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埠区办事处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13.8万,辖石海、勒冲、中山、迳头、思始、三围、南山、仁亲、燕山9个农村村委会,132条自然村,长沙东、长沙西、港口、新兴、新安、东河、获海、祥龙8社区居委会和卫东、星光、建联、西宁4个物业管委会。
早在16世纪中叶,区内就有远渡重洋,到南北美洲和南洋群岛一带谋生。最近统计,三埠区办事处旅居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1.5万人,其中华侨华人5.5万,分布在世界各地,以美国、加拿大居多,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定居的有6万多人。狮鼓制作后也以销往外国华人聚集地区为主。
狮、鼓制作在开平仅此一家,在五邑地区也鼎鼎有名,已经有百年历史。曾有从该店学艺后出去的学徒在附近开设狮鼓店,但都因名声不够而关门。
历史渊源
开平市三埠新昌永富路的“金声狮鼓店”,最早于1888年开业至今,一直是开平独一无二的狮鼓店,已经有百年历史。但现任店主胡沃镒介绍,曾请有关学者鉴定,店里悬挂的黑底金字牌匾“金声”却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如何流传下来却无从考究。“金声狮鼓店”由胡厚镰先生于1888年创办,后代代相传,已经传了四代,目前的传承人是胡沃镒的侄子两夫妇:胡俊健、吴东英。
“金声狮鼓店”开始的时候只是单一的狮鼓作坊,如今发展成为了做龙狮、制鼓、售卖锣、钹等一套龙狮道具的“综合店”。该店主要制作狮子、龙和鼓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产品过半出口,深受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台醒狮队的钟爱,其中对美国华人社团的销量最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狮鼓生意最为兴旺的时候,狮鼓一直供不应求,订单多得做不完,一年能卖两三千个狮头,而卖一个狮头的钱,相当于一个工人的3个月的工资。胡家也因此成为开平县当时的纳税大户。但由于随着时代的变迁,狮鼓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步减少,而且效益不高,1995年以来已经是微利经营,工人也从1995年之前的三、四十人减少到现在的七、八人,而且前景不容乐观。作为第三代传人的胡沃镒介绍说,狮鼓已经逐步失去市场,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政府、公司和老百姓搞活动、办喜事,都不大时兴舞狮了。因此当他想把这门家传手艺传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时,儿子以赚不到钱为由拒绝“接班”。作为第四代传人的胡俊健、吴东英夫妻俩,虽然他们是由于喜欢这门手艺而接过店子继续经营,但谈到狮鼓制作工艺下一步将由谁来继承,也是无可奈何的。
基本内容
“金声”狮鼓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技术一向代代相传,他自己也足足10年才将所有技术学全。而工人每人只能学习其中的一个工序,以防有人另起炉灶。狮鼓制作又主要分为狮子、鼓的制作。
1、 狮子的制作工序:
紮架、裱纸、绘色、抹光油、安装等,最难的要数紮架这个工序,稍有偏差都难以成形或者影响质量。扎狮头,最关键的第一道工序是扎竹囊,选料方面最好是老茅竹,不同的部位要选择不同的竹篾,要根据传统狮头的模样精心绑扎,一般一个工人需要4个工作日才能扎好一个狮头竹囊。
然后选用广西马山纱纸、绸布、闪布(有几十多种颜色)糊好狮头的白坯。
接着是着色和图案描绘。色彩方面要鲜艳,多以黑白、红绿、金银等强烈明快的颜色相配搭。
最后,装配上头角、绒球、毛边等各种饰物。
南狮扎作,按外形分鹤庄狮大约200种、马来西亚狮约10种、佛庄狮约20种,在眼睛、鼻子、唇、角等部位稍作变化,狮子的形状也就跟着发生变化。最流行的是按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人物的面谱作蓝本,刘备狮型的特征是:黄面白须成君相,面额饱满浩气扬;彩球争艳添姿雄,金黄袍服龙身享。关羽狮型的特征是:红面黑须显臣相,如意祥云顶头亮;关刀龙眉丹凤眼,绿红黑袍金脊长。张飞狮型的特征是:黑面黑须呈将相,腮牙耳烂好斗样;青鼻铁角牙刷须,黑袍披身争霸强。
上色又分五彩、七彩、二花、虎斑、蟑螂须等类型,主要以刘、关、张彩狮为主,现在又开发出了以金色、银色珠片布为材料的狮头,受到越来越多醒狮队的欢迎。上色的程序分为四步:一、着色做底色。二、画花、画爪,下笔要轻,收笔要重。三、画碎花。四、润边,使醒狮看上去更有立体感。
2、 鼓的制作工序:
①首先是选好牛皮,以牛背、牛臀部位的皮为好。 而鼓桶的木料,最好是用榕树木。然后按照草图开板,刨好、创滑、砌成鼓模,用竹篾箍好桶(上宽下窄,每个鼓用4个箍(每个箍7米长,两条竹篾成一箍)。
②磨滑鼓身,开鼓口,下行拱,然后把竹条绕成圆形置于鼓口内,主要用于固定鼓形。
③装鼓胆,根据狮鼓大小决定装鼓胆数目,必须是双数。如尺六、尺八狮鼓需装8个鼓胆,中鼓装4个或6个,最小一尺鼓装2个。作用:利用敲击时鼓胆发出金属声调和鼓音,使荡音更响亮,声音更加雄壮。
④拉鼓皮,首先用鼓机固定周边的洞,(固定鼓皮机械,大鼓要用12个,小鼓要用8个。)边敲松又边扯皮,然后扯皮,用力要均匀,逐步用力,一边扯皮,一边还要用木槌进行敲皮,叫做敲松。还要用铁棒磨皮,要从不同方位磨,磨一次收紧一次鼓皮,人手大约要磨一个小时,机械则大约需要15分钟,磨皮机器早两年才开始使用,而鼓机则是几百年前洋行订做,沿用至今。如此反复制作,直到绷紧整张皮,试音满意为止。
⑤下钉、上色(鼓皮可上色,也可不上色)。 ⑥批灰(现多不批灰),粘纸,粘上鼓纸或彩布,完成一。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制作狮头的主要器具和设施:
(1)紮架:
竹篾、草纸、光油、盘子、刷子、胶丝、剪刀、钳子、木桌
(2)糊白坯
广西马山纱纸、绸布、浆糊、毛笔、胶盆
(3)着色、绘图
颜料、油漆、荧光色料、毛笔、画笔、刷子、色碟、木桌、手套
(4)安插饰物
绒球、头角、 毛边、裁剪纸刀
2、制作鼓的主要器具和设施:
牛皮、木料、木槌、铁棒、拉鼓机,磨皮机
3、狮头制品:
狮头按形制和尺寸分为几种:大号狮头为80×80×80,二号狮头为76×76×76,三号狮头为70×70×70。
4、鼓的成品:5、6、7、8寸,1尺、尺2、尺4、尺6、2尺。
传承谱系
创始人,胡厚镰。
第二代,胡宏,胡厚镰的侄子。
第三代,胡立民、胡沃镒,胡宏的儿子。
第四代,胡俊健,吴东英,胡沃镒的侄子两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