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平市月山镇一带,人们都知道奉父楼的故事。建筑该楼的钱款,是楼主用来向土匪赎妻子的救命钱,这里面,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奉父楼楼主许龙所是龙田村村民。在湖广地区经营丝绸生意发了家。许龙所父亲有一位黄姓挚友,将女儿许配给许龙所。黄女出身书香世家,容貌姣好,温婉贤淑,婚后,夫妻两人恩爱万分,育有三子。许龙所来往湖广地区经营丝绸生意,黄氏在家相夫教子,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转眼间,许龙所到了半百之年,便把生意交给儿子,回乡享受田园之乐。却不知,一家人早被贼人盯上。
清初,开平是三县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带,社会治安极差,盗贼猖獗。许龙所这么和美殷实的家境,自然是贼人绑票的首选。有一天,黄氏去赶集,天黑了,许龙所仍不见妻子回家。忽然,院子里扔进来一包东西,里面包着一块石头和一张血布条,写着“白银万两,钱到放人”。许龙所这才知道,妻子是在赶集途中被贼人掳去的,定然凶多吉少。父子几人变卖了田产和家中贵重物品,又得亲戚朋友相助,筹足赎金,准备按贼人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把母亲赎回。谁知,几天后,赎金还没有送去,却先等来了妻子的噩耗:出身书香门第、性情刚烈的黄氏,已经在夜间跳崖了。
不久,有人带来了黄氏的亲笔血书。信里说:“母不必赎,莫助长贼人气焰。母决意以命抗争。望把筹到之款,建筑高楼,以侍奉父亲。”原来,那人的母亲也被贼人掳了去,并且和黄氏关在一起。其母受黄氏之托,在被赎回家之际,将黄氏的亲笔血书带给许龙所。
许家兄弟伤心之余,遵照母亲遗嘱筑了一座4层高的坚固碉楼,取名“奉父楼”。该楼取材花岗岩石板,顶层是传统的硬山顶式结构。龙田村的老人们说:“奉父楼建成后成为村民的庇护所。一有匪情,村民们都到奉父楼里躲避,贼人唯有望楼兴叹。”
该楼经过300多年的风雨洗礼,日久颓败,曾经重新整修过一次,易名“在平家塾”,供村人子弟入学读书。在上世纪80年代,奉父楼又被拆除,拆下来的石板,用作了修筑水坝和铺路。许龙所的后代也因年代久远,村人无法得知去向,只留下一座许姓的祠堂,这座祠堂早已无人拜祭。如今,碉楼不在,过去历史也不会重演,但留给村人代代相传的,是那段感人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