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平月山镇,说起最具特色的街边小吃,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名字——“三点三”。月山流行的“三点三”是批下午3时15分的下午茶饮食,已有数十年历史,以传统正宗的牛杂,酥香的各种西点,现场即磨咖啡等美食和独特风味流传至今,现在每天都有许多游客专程前去品尝。
据说,数十年前,月山镇很多本地人都当上了地盘泥水工,下午时分比较空闲,多有下午茶的习惯,工人们纷纷相约去吃“三点三”,他们拉拉家常,小憩一番,劳逸结合。月山人的生活习惯是早、午餐简单,晚餐丰富。一般人的下班时间多在下午五、六点,下班后回家吃饭。而“三点三”下午茶介于午饭和下班之间,可以让工人略为小息。工人在喝茶后继续工作到下班,仍有一个多小时,为不影响情绪,他们选择“三点三”。
另有说法,由于香港被英国统治多年,英国的下午茶风气也流传到香港。在八十年代中期,这一风气也随着香港式文化的流行而传到开平。当时,开平月山人爱吃的风气也慢慢地从一日三餐蔓延至下午茶。通常,下午茶市在1点或1点半左右开始,至5点半之前结束,三点至四点时段吃“三点三”的客人数量达到高峰。
那时,首先推出下午茶的是一些茶楼餐厅,之后快餐店、摊档都推出下午茶时段。最开始的时候,这种中式下午茶往往就是早茶的特价版,但是后来深受月山人欢迎,逐渐独立一市。下午茶点心和早茶点心不同,为传统“五大天王”:牛杂、蛋挞、榴莲包、砵仔糕、沙琪玛。
牛杂历史悠久
月山的茶楼餐厅、摊档虽然比较简陋,但也算有固定的档口,每家都有不同的特色,很受顾客欢迎。其中有一家名为“月山牛杂”的摊档,店主一边熟练地调味牛杂一边介绍说,他们的牛杂、牛肉、牛骨汤完全是自家一手包办的,采用新鲜食材。店主相信,有了好食材才能制作健康美味的食品。数十年来,以牛身上所有的部位为主要原料的风味小吃,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游客前来品尝,成为开平一道活招牌,如今坊间不少牛杂都打着月山的旗号。
牛杂口感爽脆,热吃加辣味道尤佳,价钱也公道,其细腻的质地、弹牙的口感和易于入口的特征让人齿颊留香。据了解,现在开平的牛杂已从街头进入大雅之堂,成为很多大酒家的特色菜。
西点最受欢迎
有多年经验的点心厨师都说,由于人们多数是吃完午饭才会来喝下午茶,肚容量往往及早茶时大,会喜欢那些造型精致的点心,而且口味会偏好甜品、糕点和汤浸类点心。而外酥里滑的蛋挞、爽口嫩滑的砵仔糕、香甜美味的沙琪玛之类,正好符合顾客这些要求,它们的个头不会像菠萝包那么大,霸占内存,小巧玲珑更能让顾客多品尝其他的美食。
现磨咖啡成风潮
“吃西点、品咖啡,是很多顾客的选择搭配”。一名外地慕名而来喝咖啡的游客表示,他是特意到月山品尝“三点三”的。尤其喜欢这里的自磨咖啡,它比即溶咖啡更香滑,味道更醇,价格也相当合理公道,喝一口咖啡吃一块小点心,让平日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如今,月山的一股“亲手煮咖啡”风潮已在“三点三”时刻逐渐蔓延开来,越来越多茶楼餐厅、西餐厅都开始使用独家本领亲手磨咖啡招揽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