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图书馆,开平数字文化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平支中心 -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开平图书馆 > 名人荟萃 > 近代1841至1948年
吴勇《开平名人荟萃》之195.1
发布日期:2020-12-24 16:50:54
来源:
打印
【字体:

吴勇(1922—?)开平楼冈泊头村人。功勋卓著的革命战士、东江纵队游击队员、老党员、享受副省级待遇的离退休干部。
吴勇,原名吴自勇。1936年秋,他考上开侨中学读初中。校长陈家骥是爱国民主人士,学校不少老师是进步人士或是地下中共党员,少年吴勇早年就得到了革命启蒙教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少年吴勇参加了开侨中学的进步团体“红黑社”。当时广东、开平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少年吴勇与“红黑社”的同学,一边学习有关抗日刊物如《抗战大学》、《游击队》和《救亡日报》等,一边与同学们下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例如张贴墙报、散发传单、组织歌咏会等,还积极参加抗日游行。
1938年9月,16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他的进步很快。吴勇后来与华侨家庭出身的甄丽云志同道合,一起投身革命,并利用家乡楼冈泊头村的碉楼“斗南楼”作为地下党员的活动地点,让县领导在此秘密开展地下活动。
他遵循党组织的派遣,先后在长沙师范、民大附中、国民大学担任地下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县青运干事。期间自费赴新兴县农村和矿区,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工作长达一年。
1944年6月,党组织分配吴勇同志前往高明、新会、鹤山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特别是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同年11月,在一次战斗负伤,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后,他继续回部队参加战斗。到1946年,他跟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同年7月5日到达山东烟台,参加解放战争。
吴勇同志出生入死,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他先后参加淮海战役、华北解放军、珠江纵队、东江纵队,并获得勋章。1950年春,吴勇同志与爱人甄丽云同志、儿子才在石岐得以团聚。
解放后,吴勇同志调回地方工作。先后出任珠江地委团委、粤中区委团委工作,担任佛山地区团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
1956年6月,吴勇同志调往南海县工作,工作长达17年,先任主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后任南海县委书记。在职期间,他带领南海县民众兴修水利,在旱灾之年还获得了农业丰收,广东省委给予充分的肯定,《人民日报》刊文、《南方日报》头条刊登了南海县的水利经验。在南海县任职期间,他还根据当地劳动力充足的实际情况,大力扶持乡镇发展工业,大办小五金厂、小塑料厂、小家具厂、小化工厂等 ,为南海农林牧副渔和工业、商业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972年12月,吴勇同志调往佛山地区任农办主任,在任十年期间,佛山粮食生产做到稳产高产,农林牧副渔有了新发展,成为珠三角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1983年,他出任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86年8月,他正式离职退休。
2005年,吴勇同志荣获国家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勋章。


( 资料来源:《开平侨乡报》2014年4月7日 )

 

版权所有 开平市图书馆 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19904号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祥龙北路 邮政编码:529300 联系电话:(0750)2331006 电子邮件:kplib@163.com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