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正式建立。这一政策通过放宽参保限制、优化参保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全民医保成果。以广东省为例,自2025年1月1日政策实施以来,参保率显著提升,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双重作用逐步显现。
一、参保人群范围与时间的变化
广东省明确放开参保限制,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参保,允许新生儿出生180天内在我省任一统筹区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不受户籍地或者居住地限制,自出生之日起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针对普通城乡居民,取消其必须在当年集中参保期内缴纳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费的参保时间限制,允许有参保意愿的居民随时参加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通过解除限制及参保时间调整的叠加,2025年居民医保参保率显著提高,尤其是流动人口和农村地区参保意愿增强。开平市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延长至2025年2月28日,确保有意愿的参保人“应保尽保”。
二、连续参保与零报销激励
对连续参保满4年的居民,每增加1年参保,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3800元;当年未使用医保报销的参保人,次年同样提高3800元,两项激励累计不超过原封顶线的20%。零报销激励鼓励健康人群长期参保,极大鼓励参保人持续参保。
三、医保基金稳定性增强
连续参保激励减少了“选择性参保”行为,而零报销激励则鼓励健康人群长期参保。两项政策叠加后,广东省医保基金收入稳定性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通过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全民医保的可持续性。尽管面临财政压力与机制完善等挑战,但通过差异化政策设计、数据驱动管理和基层服务优化,可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率。未来会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与动态调整,确保全民医保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相关附件: